张仲安:从一等伤残军人到“无盐酱油之父”的励志故事
发布日期: 2025-02-28 作者: 新闻中心
近日,在眉山市退伍军人事务系统开展的业务“大交流”活动中,考察交流组走进了由退伍军人张仲安创办的青神县翠微科技馆,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参观了酿造工厂、发酵工厂、荣誉展馆等,体悟一名年过7旬退役老兵坚守传统工艺,传承匠人精神的创业故事。
他四次重伤、五次病危、六年瘫痪,被医学专家判过“死刑”;他见义勇为、拾金不昧、重信守诺;他开办企业,拥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、4项发明专利,帮助10余万人脱贫致富……让我们一起回顾退伍军人张仲安的励志故事。
张仲安出生于1947年,不到两岁母亲就被饿死,自己也几次差点被饿死。命运多舛的张仲安,在解放后终于有机会参军入伍报效祖国,他在部队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,凡事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。
在部队服役期间,执行任务时他第一反应总是冲到最前,遇到危险时他都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、死的危险留给自己。有一天,战士套上两匹烈马去拉水,返回山坡时,两匹骠壮的高头大马突然惊了,拖着满载水桶的马车嘶叫着从山坡上直冲而下。菜地边的公路上,4个孩子正在饶有兴趣地玩着杏仁,完全没意识到一场灾祸的降临。
“如果不及时拦住惊马,孩子将被砸成肉饼。”山上山下劳动的人们发出惊恐的叫声,“快救人啊!”电光石火间,正在菜地浇水的张仲安丢下水瓢,子弹一样朝公路“射”去。惊马拖着水车,倏然冲到孩子身边,扬起的马蹄即刻将孩子踩在脚下之际,张仲安奋力一跃,推开两个,又顺手夹走两个。短短几秒时间,孩子全部脱离危险,张仲安却被飞速前冲的载重马车撞倒在10余米外的乱石堆里,昏死过去。
从山西大同送到张家口,从张家口送进北京,最后住进总医院。张仲安这次遭遇,导致非常严重脑神经瘫痪症。整整昏迷了5个半月,接连转送4家医院,生的希望才姗姗到来。可是谁也没想到,死神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他的追逐,医院很快发现了他身患淋巴癌,经过北京6家著名大医院的专家会诊,确认只有手术治疗尚有一线生机。
这次淋巴癌手术,医生切除了张仲安颈部淋巴、双腋淋巴及转移瘤块5处,舌头割掉2厘米,结肠割掉10厘米,全身缝了88针。
1980年,重型脑外伤、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带着两枚三等功奖章退役返乡。按照政策规定,张仲安被安置在条件优越的原新繁疗养院颐养天年。但是这一次,他没有服从组织安排,而是请求回到家乡青神县,他说:“疗养院的生活太过‘安逸’,我要找到一条对自己最合适的生存之路,为社会做点贡献,为政府减轻负担。”
科学知识类、哲学类、化学生物类、发酵酿造类……在张仲安家里,4万余册书籍映入眼帘,奖状、锦旗、纪念章,一沓沓、一摞摞整齐摆放。
书房里的张仲安头发灰白、身材瘦小,牙齿大多已经脱落,舌头因为手术切除两厘米而发音混沌。他平凡而普通,但是就是这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,却一次又一次向命运发起挑战,不向命运屈服。
时针拨回1980年,回到家乡青神县以后,张仲安伤病并发,再次被送进县医院抢救。这一次,专家们看法一致:最多活3个月。望着遍体鳞伤、奄奄一息的张仲安,亲人们也不再抱希望,开始准备后事。
死神布下天罗地网,可再次被张仲安奋力挣脱。3个月中,他顽强地与疾病斗争,又一次创造生命奇迹。
出院后,张仲安夜以继日地攻读养殖学书籍,打算借助农村的天然条件,发展养殖业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试验了十几种孵化法,效果均不理想。这让张仲安决心研制一种新技术,降低劳动程度,提高出雏率。
他在自己床边墙上戳了个洞,参照国内外孵化技术,设计出一台圆筒型“孵禽薄水温箱”,他试用锯木粉、珍珠岩粉、石棉纤维、棉花等几十种材料保温,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失败、失败、再失败。折腾两年,反复试验几十次,张仲安只“收获”了负债2.6万多元。
但是他没放弃,而是继续研究,阅读大量书籍,终于试验成功国内外一流的省力省本高出雏率“孵禽薄水温箱”,不用煤电燃料热源,只需每天往箱内水箱灌进适量开水调温保温即可孵禽,成本一下子从每蛋孵化1角钱降到每蛋几厘钱。
返乡第10年,张仲安的养殖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,在省科委专利技术实施经验交流会上,他的演讲引起参加会议的专家和全国同行的极大兴趣。不久,“孵禽薄水温箱”和“冬季孵蜂温箱”获得国家专利。为帮助更多人致富,张仲安创办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,3万余名学员从四面八方赶来,经过张仲安精心指导培训后,成为家乡农村致富带头人。一传十,十传百,“孵禽薄水温箱”推广到全国各地,为社会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超亿元。张仲安也成为冉冉升起的发明创造明星。
酿酒、制造酱油、研究醋糖姜葱汤……张仲安向银行贷款1500万元,扩大再生产,他创建的四川翠微食品企业从90年代初开始,生产的“翠微牌”原汁酱油、酱类、食醋在省内外畅销,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四川省政府联合颁发的金奖,就在他向着新的领域不断进发的时候,又一场灾难,悄然逼近。2008年5月12日,汶川地震的余波,将张仲安的厂房全部摧毁,所有机器设备埋没于废墟之下,企业顷刻瘫痪停产。
他又回到零点。面对银行的催贷,大家建议宣布破产,逃避追债。张仲安却说,我是一名退伍军人,不能甩手了之,把压力扔给地方政府。我要承担起全部责任,重振旗鼓再出发!
再次的“从头再来”需要更大的勇气与决心。张仲安生产的无盐发酵酱油、竹汁酱油以及竹汁酒,依靠传统酿造的高品质,“翠微牌”原汁酱油横空出世,这种无盐发酵产品由工人手工打造,每一滴都融入了张仲安的心血。令人惊喜的是,全国35家濒临倒闭的酱油厂引用张仲安的生产技术后,很快重振雄风。“翠微牌”原汁酱油也获得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金奖。2013年,张仲安还清了银行2000多万元的贷款,直到2020年,他才还清了身上的所有债务。
“我们的酱油与其他酱油有所不同,我们‘翠微牌’无盐酱油的生产方式是无盐多种微生物酿造,阳光晒棚天然晒露而成,在生产全过程中不添加合成防腐剂、增香剂、增鲜剂、增色剂等,天然发酵而成,酱香浓厚,是一种营养、风味俱佳的原汁酱油。”张仲安的儿子张兵正在向前来咨询的客户讲解“翠微牌”无盐酱油的特点。很难想象,44岁的张兵仅用一年的时间,就完成了从“培训服务业”向“实体经济”的惊艳蜕变。
深受父亲张仲安的影响,张兵从小就是一个不服输的男孩,他18岁入党,入伍12年,荣立1次三等功,多次荣获各级嘉奖,先后多次被评为“优秀班长”“优秀党员”,参加通信专业比武立功受奖。
接过父辈的接力棒,张兵既感到压力又信心满满,老一辈艰苦创业、重信重义、自强不息的精神,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张兵身上。他认为,老一辈的重信重义就是诚信的体现。
“即使在最难的时候,我们都没有想过放弃,有人愿意出千万元的价格,购买父亲的发明专利,机械化流水线生产。但父亲都没有同意,我也就是想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,加强完善产品升级包装,提升品牌的知名度,我们现在要做‘小而精’的优势企业,做可传承的百年品牌。”翠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兵说。
2024年8月28日上午,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,来自四川翠微食品的优秀退伍军人代表、现年78岁的老兵张仲安受邀赴京参会。
张仲安在会议期间发表了自己的感想。他满怀深情地说:“有幸受邀参加本次会议,感恩党和政府对我们退役老兵创业的支持和帮助,特别是对自立、自强、奋发向上精神的肯定!作为一名退役40多年的一等伤残军人,我通过创办企业帮扶带动了全国数十万人脱贫致了富,并考取了高级酿造师等6项高级职称,获得了填补世界空白的‘中国微生物发酵无盐酱油技术’等11项专利成果,这既是我的荣誉,也是退伍军人的荣誉。本次会议让我倍受鼓舞,我一定更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奋斗不止!”